欢迎来到军工软件开发人才培养基地——学到牛牛

什么是异常向量表?

时间:2024-05-06 07:01:10 来源:学到牛牛

异常向量表(Exception Vector Table)是一种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结构,用于存放处理器遇到异常时所需要执行的代码。在处理器执行期间,如果出现例如非法指令、内存错误等异常情况,将会根据该异常的类型从异常向量表中查找对应的入口地址,并跳转到相应的异常处理程序中去执行。

 

1679449058425.jpg

 

一、异常向量表的结构

 

异常向量表通常由一组32位地址或指针构成,每个地址或指针对应一个特定类型的异常。在x86架构中,异常向量表的大小为256字节,共包含了32种不同类型的异常。在ARM架构中,则采用了动态生成异常向量表的方式,通过在CPU启动时运行Bootloader等程序动态生成和配置异常向量表。

 

二、异常向量表的作用

 

异常向量表的作用非常重要,它为处理器提供了一种统一的处理异常的方式。当处理器出现异常时,通过查找异常向量表中对应的异常入口地址来执行相应的异常处理程序,从而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异常向量表的编写方式

 

编写异常向量表需要先确定系统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类型,然后为每个异常类型分配一个独立的入口地址。在编写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例如异常向量表的存储位置、异常号码的对应关系、异常处理程序的编写等等。

 

四、异常向量表的扩展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有些特定的应用场景下可能会需要更多的异常类型,此时可以通过增加异常向量表的大小来扩展异常向量表的功能。但是需要注意,在进行异常向量表的扩展时,需要确保新增的异常类型与原来的异常类型没有冲突,同时还需要对相应的异常处理程序进行修改和更新。

 

五、总结

 

异常向量表是计算机系统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数据结构,用于存储处理器遇到异常时所需要执行的代码。通过异常向量表,处理器可以快速地响应不同类型的异常,并执行相应的处理程序,从而保证了计算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编写异常向量表时,需要考虑一些细节问题,并确保新增的异常类型与原来的异常类型没有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