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9年中国军工产业市场化投资规划及前景预测报告
军民融合是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融合,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丰厚的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军民融合主要分为三层含义:一是“军转民”,就是军事技术在民间的使用;二是“民参军”,即民营主体参与军工市场(同时也包含民间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投资建设领域,民营企业有序参与军工企业的改组改制);三是军民协同,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是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领域。
自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各种规模的地方级、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基金纷纷成立。未来,受益于国家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两大产业模式的优势互补,我国军民融合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大力发展军民结合型产业,以船舶集团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军工企业,在军工技术向民用产业转化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20年军民融合行业总资产为6.57万亿元,预计到2026年我国军民融合产值规模达7.01万亿元。
截至2021年,全国范围内共有36家国家级军民融合示范基地(或称“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整体分布格局呈现出“中西部地区较多,东部与东北地区较少”的特点。其中,中部地区数量最多,达到13家;西部地区数量略少于中部地区,共计11家;东部地区拥有9家。
我国政策也始终不断加码,“力挺”军工发展。2023年3月20日,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强调“要以更大力度鼓励支持中央军工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指导中央企业立足自身所能积极支持国防军队建设,助力实现国家战略能力最大化”。同时,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2023年我国国防预算约为155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增速创近4年新高,且连续多年保持增长。
民参军通过竞争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军工技术发展,同时降低军品的采购成本。民企在技术上有两大优势,一是民用领域的计算机、半导体、电子设备等的发展非常成熟,民企的竞争力更强;二是民企的内生创造力更强,市场化的机制和知识产权自有让民企有动力去创新,开发新的技术路线,在某些领域取得突破。充分竞争和技术进步可以提高产业链协同效率,最终降低下游成本。军民融合经过几年的长足发展,A股军工上市公司中,民营公司数量已占产业链50%,在军工产业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军工产业市场化投资规划及前景预测报告》共二十三章。首先介绍了军民融合产业的概念与内涵以及国外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现状;然后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环境、现状及多个领域的发展状况,然后详细阐述了航天、航空、船舶、武器装备、电磁频谱等领域军民融合情况;随后,报告对军民融合产业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分析、重点区域分析、产业基地分析及企业分析等等;最后,报告对中国军民融合产业的投资状况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及趋势进行了详尽解析。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世界银行、国家统计局、财政部、中国军事科学院、民航总局、产业研究院产业研究中心、产业研究院市场调查中心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军民融合产业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军民融合产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